为了配合学院开展的综合改革,学院成立了教学质量工程委员会对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2010—2011学年,教学质量工程委员会全体会员积极开展听课评价工作,经过大家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评价工作,推动了我院的教学改革,提高了我院的教学质量。现将2010~2011学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一学年中,教学质量工程委员会全体成员共完成419次听课,做出有效课堂评价403次, 根据教学质量评价条例,有23位教师被评为A,其余120多位被评为B,虽然没有老师总体评价为C,但有10多人次课堂教学被评为C。这一结果说明我院的教学秩序较好,但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还存在不少问题。
2、学院组织了学生评教工作,为了做到客观公正,共组织相关专业学生900多人次对我院的教师教学情况进行了评价,通过课堂教学评分和意见反馈等形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反映教师的教学态度认真,但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学生意见还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读PPT 等现象。
3、 结合工程委员会评价、学生评价、期中教学检查情况,课件制作、学生意见反馈等内容,我院确定教师教学评价等级,缪竞诚、陶陆阳、朱玉芳、凌去非、余水长、董亮、刘立民、刘珺等八位老师为A(教学质量工程委员会成员、行政人员除外),其余老师的评价为B。根据学院年终考核方法,落实教学工作量。
经过全体委员的努力,一年来较好地完成了学院要求的各项工作,对我院的教学进行了评价,促进了我院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学质量工程委员会针对委员会工作进行了讨论,并对下一学年的工作做了安排。
1、大家充分肯定了委员会一年来的工作对学院教学工作的推动和促进,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做好听课评价工作,但在听课评价的安排上,要有选择、有重点。
2、加强对开设课程的管理,特别是对一些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缺少兴趣的课程要进行梳理,对开设课程及课程内容进行审核,对任课老师任教资格进行认证,确保开设课程符合专业建设要求,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3、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通过学院教师成长中心这一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特别加强对年轻教师、新引进教师进行培训。
4、进一步做好本科生导师制,加强专业教师和学生间的联系,发挥教师在学生教育、培养方面的作用。
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20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