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生化专业研究生拓展活动

发布时间:2014-05-28浏览次数:113

结交良师益友拓眼界,寻找生化师生正能量。为进一步提升生化专业研究生的凝聚力,增强各实验室协作意识,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在学院领导及生化系老师的大力支持下,5月25日下午,“韶华流年·溢满青春”——2014年生化专业研究生拓展活动在炳麟图书馆720活动室举办,生化专业各年级研究生约三十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应邀参加活动的还有杨雪珍副院长、苏雄教授、洪法水教授、贡成良教授、薛仁宇教授、周迎会教授以及胡小龙和石小蕊老师。活动由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办,由该学系赵晓阳同学主持。

赵晓阳以“Time is flying, full of youth.”为主题语拉开序幕,她将研究生、年轻教师与德高望重的教授们用“青春”字眼串联起来,整场气氛变得温馨而祥和。首先进行的环节是自我介绍,在舒意的环境中,各位老师褪去了平日的严肃,幽默的言语与表达,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和郎朗笑声。老师们介绍完毕,便是学生的自我介绍时间。他们以给定的“三句半”形式,从姓名、家乡、年级、导师、研究方向、兴趣爱好等方面对自己进行了简短的展示,愉悦气息在整场传播开来,快速拉近了各位老师与同学间的距离。

接下来,是互动与交流环节,智趣游戏“你的枪头盒满了吗?”“配试剂的头脑风暴!”“‘7’负我!”和温情交流“Share time”穿插进行。每个游戏都是增进学生相互配合、舒缓大家科研压力的过程,大家在欢笑声与喜悦声中,完成了各项无谓竞技与结果的小游戏,会心一笑的场面令人欣慰。

每项游戏的结束,音乐会由高亢转为舒缓,交流环节顺势展开。针对老师们的“Share time”,题板上隐藏了七个关键词,由每位老师依次揭晓并围绕该主题分享些许感悟,同学们通过老师的切身体会和感性剖析,对 “SCI”、压力、时间以及研究生之间的友谊等问题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同学们的交流围绕“人生仰望”“科研抓手”“感情丝路”三个方向,由一位同学任意揭开某题目,随意指定回答对象,不仅增添了交流的神秘感,更让大家真实地展露自我、了解对方。在赵晓阳的引导下同学们纷纷打开话匣,当被问到“你了解过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嘛?有没有忧虑?”时,研一的洪捷同学很自信地表示没有太多忧虑,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研二的杜杰同学面对“有没有读研后失去的兴趣爱好,有无遗憾?”这个问题,首先分享了他喜欢的做的一件事——旅行,并谈到虽然科研占据了近几年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但并不遗憾,因为兴趣是不会消褪的,而科研也是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当被问到“如何看待异地恋?”这个问题,研三的肖娟娟同学有些害羞地表示,学习期间需正确处理好恋爱和学习、科研间的关系,使异地恋不耽误自己的科研,处理好这个问题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同学们的回答赢得了赞许的掌声。

交流意犹未尽之时,灯突然熄灭,耳边传来熟悉的“Happy birthday”歌声,原来,当天适逢钱莹同学和倪建龙同学的生日。活动策划者得知这一信息后设计了该惊喜环节,期望各位老师和师弟师妹能够为两位即将毕业的同学送上真切的祝福。两人惊喜、感动之余,走上台前为大家切蛋糕,相信在他们心中,毕业之旅一定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整个活动每位老师和同学都积极参与,让大家领悟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同时,在紧张的工作与科研的压力之下,舒放了大家的身心,提高了大家的热情。活动圆满结束,但对生化专业各位老师与同学的影响却只是个开始,这不仅是对生化专业各位同学的一次洗礼,是一种文化、精神、理念的传递,也是一种思考、启迪、感悟的升华,更是进一步推动各学系研究生交流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