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周翊峰教授课题组继去年在Gastroenterology(IF:13.92)杂志上以封面推荐形式发表的关于非编码RNA论文后,该课题组关于非编码RNA研究又取得新的成果,分别于2014年12月和2015年2月在《Oncogene》(IF:8.56)、《Oncotartget》(IF:6.63)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incRNA-uc002yug.2 involves in alternative splicing of RUNX1 and serves as a predictor for esophageal cancer and prognosis.”和“Circular RNA ITCH has inhibitory effect on ESCC by suppressing the Wnt/β-catenin pathway.”的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分别为硕士研究生武宏春同学和李芳同学。 基因间长非编码RNA(LincRNA)在癌症生物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联却少有研究。为了更深入的认识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周翊峰教授课题组筛选了食管鳞癌易感区段上的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有关的LincRNA,通过对两个中心共684例食管鳞癌和癌旁组织进行表达分析,发现linc-uc002yug.2表达水平在食管鳞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显示linc-uc002yug.2能够通过参与RUNX1基因的选择性剪切机制来促进食管鳞癌的高频发生和不良预后。环状RNA(circular RNA)是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序列分析表明环状RNA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双中心癌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分析,周翊峰教授课题组发现cir-ITCH 在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远高于癌组织。相关实验显示cir-ITCH 通过发挥miR-7、miR-17、miR-214分子海绵的作用增强ITCH的表达从而在Wnt通路中发挥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