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张洪涛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发布时间:2015-04-15浏览次数:114

    近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2014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苏政发[2015]3号),我院张洪涛教授课题组榜上有名,课题组主持完成的 “基于TGF-β/SMAD通路的非小细胞肺癌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研究” 喜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此次全省获二等奖的医疗卫生组项目共七个,以苏州大学署名第一单位的医疗卫生组项目仅此一项二等奖。   

项目简介:

    十年来,张洪涛教授课题组在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的资助下,围绕基于TGF-β/SMAD通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遗传学方面:首次从体细胞和germline水平阐述了TGFβR1基因变异与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解决了国际上关于TGFβR1*6A 基因是否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争议。证实了TGFβR1*6A 基因具有较高的肿瘤遗传易感性;发现TGFβR1基因多态性位点及其单倍型(haplotype)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表观遗传学方面:建立了稳定的甲基化检测技术平台,包括甲基化修饰特异性PCR(MSP)、甲基化克隆测序(genomic BSP)等技术。发现多个抑癌基因的甲基化表型(CIMP)与NSCLC的发生及预后相关;TGFβR2、Deco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影响了其转录活性,导致NSCLC中TGF-β/SMAD通路的异常;阐明了NSCLC中TGFβR1表达下调的miRNA调控机制,发现miR-142-3p可以直接靶向作用TGFβR1转录本3’-UTR,进而导致TGFβR1表达下调,抑制了TGF-β诱导的NSCLC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课题组在基于TGF-β通路的NSCLC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项目实施期间发表17篇SCI收录期刊论文,包括J Clin Oncol(IF: 17.88)、Cancer Res (IF: 9.28)、FASEB J (IF: 5.48)、J Thorac Oncol (IF: 5.80)等,影响因子(IF)累计近71分,单篇论文最高IF为17.88。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多次引用,他引215次,其中数篇主要论文被引用达17-62次,包括被Cancer Cell、Nature Reviews Cancer、Blood、Cancer Research 等国际权威期刊所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