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设计制作的精装实验记录本自5月1日起正式启用啦!《实验记录规范》条例也同步实施。为规范同学们的实验记录,提高记录质量,5月4日上午,我院于医学楼四楼学术报告厅组织了实验记录规范化培训活动。学院院长高晓明、党委书记王尔东、副院长杨雪珍、院长助理魏文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苏雄、生物科学系系主任卫功元、学院部分导师和2013、2014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活动由苏雄教授主讲、王尔东主持。
苏雄教授从“How to be a Good Citizen in a Research Laboratory?”、“What do you need to do in a Biomedical Research Lab to succeed?”和“Laboratory Notebook”三方面详细介绍了科学研究中实验记录的重要性、实验室工作规范、如何规范记录以及科研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问题,并对如何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提出了建议。他通过电话发明者贝尔于1875-1876年发明电话的实验记录,强调了实验记录本的作用,指出它是研究者从事科学实验时对所获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记录了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假设、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阐述与分析,不仅有利于促进自己的科学研究,同时也是保护个人知识产权的有效方法。接着他从实验记录的原则、记录内容和书写要求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如:实验记录必须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必须记录实验时间、实验名称及结果等基本信息;必须规范书写,不可随意涂改;对于图片结果,如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必须保存未经切割或处理的原始图像等。同时,苏雄教授以清晰、规范的实验记录实例,为同学们具体讲解了如何对实验过程进行规范记录。最后,他对我院“实验记录规范”一文所涉条文逐条进行了解读,希望我院研究生严格按照规范作好实验记录。
导师答疑解惑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根据自己的困惑提出了许多问题,高晓明、魏文祥、苏雄及卫功元等导师一一作答,指出实验记录本不是个人财产,实验人员离校或离职时均需将实验记录及相关原始资料交导师(或课题组负责人)保管,如个人需要可复印相关内容;如在国(境)外或其他学校做实验,根据导师要求并不低于学院标准进行实验记录;对于图片打印可酌情处理,如发表文章中选用的应打印并粘贴在记录本上,其它以电子方式保存的需在记录本上标示保存位置;实验记录本仅用于实验记录,学习报告等不记入其内;同时强调了索引的重要性、记录要求及记录方法。另外,导师们针对实验记录与“做人、做事、做学问”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也给同学们提出了建议和希望。
高晓明在总结讲话中强调研究生提交毕业论文时必须同时提交有完整目录、索引的实验记录本,检查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论文答辩,同时在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中,实验记录质量作为重要考核依据,不合格者将一票否决。他指出,加强实验记录的管理有助于同学们养成详细进行实验记录的良好习惯,不仅可以从实验记录中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得到更多的收益,而且有利于养成严谨的科研作风并受益终身,成为遵守科研规范的科学者。他希望同学们养成精益求精和自我规范化管理的习惯,以诚信的态度规范进行实验记录。
5月4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学院举行此培训活动,意义深刻。同学们受益颇多、感触很深,他们认为学院精心制作的记录本“高大上”、人性化(女生红色记录本,男生蓝色),学院如此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压力的同时倍受感动,他们表示一定会珍惜研究生学习与生活经历,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遵守科研规范。学院也将在培训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实验记录过程检查和后期管理,以推动学院科研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
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研究生会